10月份 今藝術 專文
開放藝術詮釋權
2006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文∣編輯部
1995年以後,在網際網路成為平民化使用的風潮推波助瀾下,數位技術已成為當代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數位器材的產品更新速度挑戰著消費者的使用慣性;網路的發展與普及使得人們不再只是資訊交流的「接受端」,
更是「發送端」。數位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在藝術領域中,數位工具亦推陳出新,
今日許多藝術創作以數位工具「描繪」當代人類感受中的「大自然」,這些數位藝術的文化價值是在於觀眾的參與。
當代藝術的開放詮釋權,可說是藝術於當代社會文化價值立足之處。
即將於2006年11月10日至19日舉辦的「第一屆台北數位藝術節」,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在地實驗策劃執行,
將引介國外精采多元的展覽與表演,引領觀眾走進數位藝術的創作核心。泰奧.楊森(Theo
Jansen)則以科技模擬生物動能,將機械動力重新注入生命力和當代靈光,人性面對科技不再只有疏離感。
貝諾特.莫伯里(Benoit Maubrey)將芭蕾舞裙上裝設可收放音的喇叭,將環境聲響收錄、透過律動感應裝置引發電子聲效,與周遭人、光、聲、影互動;
而想像著下雨時撐傘、但雨水掉落在傘上卻產生非雨的特殊電音?這就是電子作曲家保羅.迪馬利尼斯(Paul DeMarinis)的近作;
葛蘭.李文(Golan Levin)和扎克.萊伯曼(Zach Lieberman)也歡迎觀眾張嘴發聲,與他們的影像、聲音即時互動;
鈴木太朗(Taro Suzuki)利用機械和電力方式讓水柱產生氣泡,氣泡中產生自然幾何的圖案,作品《水幕》(Water
Canvas)如其名一般,頗具東方情調。這些藝術家運用科技創意展現與人類生活的親和力,並帶著藝術家的捉狹詼諧。
當我們習慣以滑鼠游標來改變螢幕上的頁面、圖形、或任何向量數據,「多元接觸互動研究」則提供一種新的,或說更接近人性本能的面對電腦方式。
人可以藉由手指(而且不只一根)在螢幕中改變一個圖形的大小、形狀;或五指抓住一個視窗外圍將之縮小、放大;或螢幕中有數個光碟唱盤的圖樣,
左右手各控制不同光碟,像真正的DJ操控實體唱片一樣外推內旋……螢幕中的數位圖形或介面是可以「掌握」的。
雖然我們面對的都是螢幕中的數位擬真圖像,但藝術家讓人們面對它們的使用情境可以與過去的慣性接合,
用一種懷舊的手法面對數位時代。
楊森的作品《物種原始》(Animaris Percipiere Primus)賦予機械一種動物性格,
數位科技因此有了生物的特質。當他的動力機械裝置靜止不動時,有種雕塑的美感,
反映出楊森的藝術專業背景。這些裝置的內裡,由藝術家用管子組成動物結構般的關節,賦予機械動力後會移動,有如生物般的行走。
近年來楊森喜歡將這些裝置作成好幾個成列,置於空曠的沙地中,只要有風吹起,
這些裝置就會自己走動起來,一步一步地行軍般往前移動,
彷若真正獲得大自然賦予的生命。
擅長聲音裝置的莫伯里,此次將帶來可穿在人身上的電音舞裙(Audio Tutu),一群穿著此特殊裝置之舞者則為《電音芭蕾》(Audio Ballerina),他所研發的電音服飾可收錄環境聲響、數位轉化為電音播放出來,在律動下觸動感應裝置引發電子聲效,而電音芭蕾舞伶們彼此之間的位置也會影響電子聲波的變化,再加上燈光感應,電音芭蕾舞伶們把環境聲響帶著走。這群美麗的聲音裝置走出白盒子展覽空間、走出正襟危坐的大舞台,而走入大眾空間,和人們產生親切的對話。
迪馬利尼斯曾經以互動聲音裝置《雨舞》(Rain Dance)得到2001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的榮譽提名(Honorary Mention),2006年則更以《傳訊者》(Messenger)獲頒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類的金尼卡大獎(Golden Nica),是今年最受矚目的數位藝術家。《雨舞》的創作原理,是運用人耳感受不到的聲波和聲音震動來控制水柱,直到水碰到大雨傘,聲音才會被解碼且迴響於雨傘表面,雨傘本身被轉化為喇叭的功能。而人們在這樣特殊的水柱下撐傘,可以感受到水與聲音的交盪、電子聲音的混合、節奏與旋律的共振。
李文和萊伯曼的《美聲演繹》(Messa di Voce)為舞台表演設計出一套聲音與影像即時互動的裝置,不論或長或短的雜訊、高或低的聲波、人的咳嗽或尖叫、貓咪喵喵叫或狗吠聲……都會轉換為相應的虛擬影像。並且他們歡迎觀者來到舞台,說話、呼喊、唱歌、極盡所能地出聲,讓所有的聲音都被「看」見。此作品並獲得2004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類的榮譽提名(Honorary Mention)。
鈴木太朗的《水幕》以數位機械控制水的滴流使之產生氣泡,不同的氣泡位置在一串水滴之中產生圖形,像似日式簾幕的簡約,又有著以「水」為表現媒介的清透特質,塑造出科技年代的東方禪境。在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的此時,藝術家以其敏銳的感受力、運用新技術追憶著不能被取代的審美經驗。
除了有上述多位國際一流的藝術家參與展出之外,還有國內知名舞團「古名伸舞團」的《記憶拼圖》表演節目,為編舞家古名伸歷經三年時間,與英國舞台影像藝術大師湯姆.葛雷(Thomas Gray)所共同醞釀沉澱之新作,《記憶拼圖》以創意幽默兼具的舞蹈,貫穿台灣城市、山水的影像,打造繁複驚豔的視覺幻境,交疊出虛實記憶的糾纏與錯認。
當充斥於生活中的數位技術迫使人類活在前所未有快速更迭的資訊交流、難以停歇時間感裡,這些當代藝術作品卻以數位之名,喚醒懷舊的時空感。當電腦螢幕中的圖像可以用手抓取、當雕塑如動物般行走、當芭蕾舞者走著跳著來到身邊發出音樂、當雨傘碰到水滴時發出電子音樂、當我們被邀請到舞台上親身體驗嘴裡的呼喊變成舞台上的影像、當簾幕變成水狀……這些藝術家以作品反映當代人類生活的數位環境,並巧妙地為觀眾保留了位置,將藝術的價值詮釋權回到觀眾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