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Ballerinas》電音芭蕾
貝諾特.莫伯里(Benoit Maubrey) (美/法)
將芭蕾舞裙上裝設可收放音的喇叭,將環境聲響收錄、透過律動感應裝置引發電子聲效,與週遭人、光、聲、影互動。
擅長聲音裝置的貝諾特.莫伯里,此次來台灣將帶來可穿在人身上的電音舞裙(Audio Tutu),一群穿著此特殊裝置之舞者則為
《電音芭蕾》(Audio Ballerinas),他所研發的電音服飾可收錄環境聲響、數位轉化為電音播放出來,
在律動下觸動感應裝置引發電子聲效,而電音芭蕾舞伶們彼此之間的位置也會影響電子聲波的變化,
再加上燈光感應,電音芭蕾舞伶們把環境聲響帶著走,這群美麗的聲音裝置走出白盒子展覽空間、
走出正襟危坐的大舞台,而走入大眾空間,和人們產生親切的對話。
http://home.snafu.de/maubrey/
《Rain Dance》雨舞
保羅.迪馬利尼斯(Paul DeMarinis ) (美)
迪馬利尼斯曾經以互動聲音裝置《雨舞》(Rain Dance)得到2001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的榮譽提名(Honorary Mention),
2006年則更以《傳訊者》(Messenger)獲頒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類的金尼卡大獎(Golden Nica),
是今年最受矚目的數位藝術家。《雨舞》的創作原理,是運用人耳感受不到的聲波和聲音震動來控制水柱,
直到水碰到大雨傘,聲音才會被解碼且迴響於雨傘表面,雨傘本身被轉化為喇叭的功能。而人們在這樣特殊的水柱下撐傘,
可以感受到水與聲音的交盪、電子聲音的混合、節奏與旋律的共振。
http://www.well.com/~demarini/
《Animaris Percipiere Primus》物種原始
泰奧 . 楊森(Theo Jansen)(荷)
以科技模擬生物動能,將機械動力重新注入生命力和當代靈光,人性面對科技不再只有疏離感。
泰奧.楊森的作品《Animaris Percipiere Primus》將機械賦予動物性格,數位科技因此有了生物的共感與藝術家創造的靈光。
當他的動力機械裝置靜止不動時,有種雕塑的美感,反映出泰奧.楊森本身的美術專業背景。這些裝置的內裡,
由藝術家用管子組成動物結構般的關節,賦予機械動力後會移動,有如生物般行走;
甚至近年來泰奧.楊森喜歡將這些裝置作成好幾個成列,置於空曠的沙地中,因此只要有風吹起,
這些裝置就會自己走動起來,一步一步地行軍般往前移動,彷若真正獲得大自然賦予的生命。
http://www.strandbees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