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type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現在所在位置
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
台北數位藝術節活動開跑囉~
最新公告
線上報名

國際邀請作品


沒有靈魂的軀殼

法國藝術家皮耶.雨格與菲利浦.巴立諾在1999年買下了一個由日本動漫肖像製作公司K works創造出來的一個人物-安麗(Annlee)。這個肖像被認為不夠有特色,難以在動漫產業中各種情節與敘事中有突出表現,被評估為沒有商業價值而後淘汰。藝術家將安麗的肖像權買下,設立了一個臨時動畫工作室,邀請了共十八位藝術家想像、書寫安麗的人生故事,並個別以明信片、書籍、動畫、裝置等不同媒材呈現。

撿拾一個在產業中被判定沒有價值的符號-「安麗」,作為創作計畫的原點,藝術家意在批判商業體系疲化的生產與價值體系。動漫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一部,其福特生產模式(嚴密切割生產流程與細部分工)與新自由主義模式(大量外包到低廉勞力國)不容創意的多元生發,而其價值評斷則是利潤導向的單一標準。這個可被複製、再生、循環流通的數位符號,被藝術家從商業體系中「解救」出來,脫離了動漫生產的造神過程-不斷的藉由情節生產的過程強化符碼的商品價值-一如企業不斷投資在填充商標(logo)的象徵意涵以提升資本再生,安麗,一個被商業剝削的符號,在藝術家手中,重新成為創意生發的原點。

藝術家在這個計畫中,試圖創造一個全然不同的生產模式,以集體而獨立的書寫方式,重新賦予這個符號多重的意義,而這個生產的價值並非藝術家最終關注的目的,由不同藝術家、多種媒材運用同一肖像創作,這個計畫的最終作者權(authorship)成為一個未知的問號。安麗是一個可被集體分享的概念,因其而生的創作則是不斷延伸、不同演繹的概念再生產,這個計畫最後的「產品」並不是重點,創造過程更重於最後藝術物件的產出。一如copy left的概念,在一定的遊戲規則下,創意成為公共共享的財產。

這一系列作品觸及了數位藝術創作的多個核心命題,包括網路世界中多重演譯的集體創作、數位符號的再複製及智財權,以及數位文創產業的商業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