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type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現在所在位置
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
台北數位藝術節活動開跑囉~
最新公告
線上報名

藝術家

奧利佛.漢格(奧地利)

受過演員及劇場訓練的奧地利藝術家奧利佛.漢格,作品混雜了表演與行動藝術的元素,並多為討論場域特性、開放觀眾參與,並在公共空間所進行的現場製作。他的奧利塢(olliwood.com)公司所出品的計畫,如赤裸電影院(naked cinema)、台北游擊漫步 ,製作手法介於劇場與電影,惟其破除了屏幕與舞台,將擬造情境融入當下現實,觀眾同時成為演出者與觀賞者,生產出新的現實界域(realm)以及身歷其境的感知方式。

漢格除了活躍展出於藝術節如馬爾他藝術節(波蘭,2009)(MALTA Festival),我們是維也納藝術節(Wir Sind Wien)(奧地利,2011)外,奧地利林茲藝術節(2009)、維也納博物館一百年(維也納科技博物館,09)、日本愛知博覽會(2005)等。他同時於維也納大學擔任劇場、電影與媒體科學的客座講師,並成立k48-挑釁當代感知藝術空間。(K48-offensive for contemporary perception)

楊俊(奧地利)

楊俊的作品媒材多元,包括影像、裝置、出版品、討論會,甚或打造全新的公共空間,以提出關鍵性的問題意識為出發,處理議題包括了身分認同,藝術機構的社會功能,公共空間的社會與文化紋理。他的創作如同一種永不止歇的提問,對機構、社會以及觀眾,質疑所見、所處的現實是否為真,而其作品則是針對現實空缺所做的不同提案,標示出或可成真、但並非唯一的改造可能。

曾展於五十一屆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2006利物浦雙年展(英國)、第四屆歐洲宣言(德國)、2001馬賽國際紀錄片節(法國)、2008台北雙年展(台灣)。作品曾展出於許多國際當代藝術機構,包括海沃藝廊(倫敦)、東京歌劇院藝廊(日本)、萊比錫當代藝術館、奧地利現代美術館、紐約P.S.1、馬賽當代美術館(法國)。他受委任製作的大型公共藝術計劃包括;《gfzk花園》-由德國萊比錫當代藝術館委任改造的花園,以及為該館重新設計的咖啡廳-《巴黎症咖啡館》。瑞士伯恩市的大學體育館,奧地利茵斯布魯克(Innsbruck)市府廳的新建築等。

爆炸理論(英國)

由麥特.亞當斯(Matt Adams)領軍,傑若.法兒(Ju Row Farr)與尼克.坦達凡尼雅(Nick Tandavanitj)共同組成的爆炸理論,成軍於英國,以實境遊戲的作品在新媒體藝術中獨樹一格。遊戲是爆炸理論作品經常使用的「形式」、「動因」,並以此吸引觀眾進入成為其作品的完成者,但不同於線上電玩,他們的作品連結了真實世界與網路世界兩端的使用者(觀眾),彼此的互動如同一場心理戰役,而交織出的關係則是一個新的現實。觀眾的角色是多重的;一方面是遊戲裡的角色,作品的表演與完成者,也是真實及虛擬世界中的自我。

爆炸理論曾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的互動藝術大獎,美國電玩發展類的獨立獎( Maverick Award at the Game Developers Choice Awards)等,作品曾展出於ICC(東京),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雪梨雙年展,台灣國立美術館,赫伯劇院(柏林),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荷蘭電子藝術節,巴塞羅那聲納節,巴勒斯坦國際錄影藝術節,日舞影展等。他們並經常受邀於研討會和講座傳播其藝術理念。

桑久保亮太(日本)

自稱為設備藝術家(Device Artist)的桑久保亮太,較為人熟知的是他一系列的設計、互動遊戲作品,如Bitman(與明和電機Maywa Denki共同創作)、影片燈泡(Video Bulb)、PLX、摹擬動物尾巴的機械裝置Silifulin,音樂積木(Block Jam)、 互動裝置藝術(Loop Scape)等。 他以電子媒體探索類比/數位、人類/機器或寄件者/收件者的界線,曾獲得2002、2003電子藝術獎互動藝術類的榮譽提名(Ars Electronica)、2003年日本媒體藝術節(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特獎、2010年日本媒體藝術節(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傑出獎。

本次參展作品《十度感傷》,以全然類比的低階科技手法,運用皮影戲原理產生的光影變化,製造出類沉浸式的觀影體驗,將日常生活的小物件,鋪敘出感傷而詩意的敘事影像。

法蘭索瓦.秋蕾(法國、比利時)

活躍於法國與比利時的當代藝術家,作品曾展出於泰德美術館、比利時當代美術館(Musée des Arts Contemporains)、龐畢度藝術中心、日本東京都美術館、邁阿密當代美術館(MOCA, Miami)、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

莉莉.弗萊立(法國)

在80年代末的實驗藝術背景中成長,畢業於Ensaama的弗萊立作品不限於單一媒材,包括了攝影、繪畫、插畫、出版品等。她廣泛的與各領域的藝術家、廠牌合作,視覺藝術如藝術家皮耶˙雨格、周依,音樂廠牌如「布隆克斯社」,出版品如出版商「Dis Voir」,以及時尚品牌如詹巴迪斯塔˙瓦利(Giambattista Valli)、設計師弗雷德˙薩塔耳(Fred Sathal)等。

菲利浦.巴立諾(法國)

1964年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生活和工作於法國。他的作品關注語言、時間、敘事等議題,媒材則包括電影、聲音、出版品及表演。作品曾展出於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龐畢度藝術中心、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慕尼黑藝術中心等。他並經常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如「席丹˙二十一世紀之星」(環球電影公司出品),與道格拉斯˙高登共同創作,「故事與宣傳」(與瑞克里特.提拉凡尼加)、「布萊恩與法利」(與李恩.吉利克)。

皮耶.雨格(法國)

雨格的作品專注於檢視影片(film)的結構,藉由替換真實生活中的個人主體與影片的虛擬主體,交錯發展出亦真亦假的影像敘事。曾獲古根漢Hugo Boss獎(2002),威尼斯雙年展評審團特別獎(2001,法國館),作品展出於泰特美術館、龐畢度藝術中心、洛杉磯當代藝術館、芝加哥當代藝術館、布里斯班當代藝術機構,惠特尼雙年展(2006)、雪梨雙年展(1998、2008)、威尼斯雙年展(1997、2003、2007),德國文件展(2002)伊斯坦堡雙年展(1999、2001)等。

李恩.吉利克(英國、美國)

居住和工作於紐約和倫敦,90年代被歸類於英國YBA的藝術家之一,後與瑞克里特˙提拉凡尼加等藝術家被列為關係美學陣營。個展曾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巴黎東京宮、倫敦ICA展出,聯展經歷包括泰德三年展(2006),威尼斯雙年展(2003),德國文件展(1997)、並代表德國館參與200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展出遍及歐洲、美國各大美術館,包括愛爾蘭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漢美術館等。

M/M(法國)

由Mathias Augustyniak與Michael Amzalag組成的藝術設計團體,涉足的領域從當代藝術、電影、音樂、出版品、劇場設計到時尚。合作過的時尚品牌如山本耀司、LV、凱文克萊等,並曾為歌手碧玉的音樂錄影帶跨刀。M/M曾擔任多本時尚雜誌的視覺顧問,如法文版Vogue,紫色時尚(Purple Fashion),男性+競技場(Arena Homme+),2010年並與瑞典品牌Byredo合作開發了M/MINK香水品牌。龐畢度中心於2008年舉辦了他們的回顧展「頑強視覺」(vision tenace),展出該團體為各藝術機構、藝術計畫所作的海報設計。

皮耶.約瑟夫(法國)

曾展出於荷蘭的范.艾比(Van Abbe)美術館、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東京宮、里昂當代美術館、美國邁阿密當代藝術館、德國科隆ludwig美術館,阿根廷布宜諾斯現代美術館,以及第一屆雅典雙年展(2007)、里昂雙年展(2001)。

馬西.貝哈赫.卡辛(法國)

突尼西亞裔,十三歲移居法國,身兼演員,哲學家、小說家等多重角色。

喬.斯卡倫(美國)

身兼作家、劇場導演、出版者及大學教師等多重角色,作品曾展出於巴塞隆納MACBA,芝加哥美術館、美國國立美術館、倫敦當代藝術中心(ICA)、第八屆沙迦雙年展(2007)、上海雙年展(2006)、雪梨雙年展(1998)等。個展包括杜賽道夫K21(2007)、法國維樂班當代藝術機構(2007)、荷蘭的范˙艾比美術館(2003)等。

瑞克里特.提拉凡尼加(美國、泰國)

生於布宜諾斯的泰裔藝術家,現居紐約及清邁。作品展出於紐約新美術館、波蘭耳索(Warsaw)現代美術館、克藝術中心(Walker)、維也納分離宮、皇后美術館、古根漢美術館、ZKM新媒體藝術中心,以及日本橫濱三年展(2008)、聖保羅雙年展(2006)、惠特尼美術館、沙迦雙年展(2007)、惠特尼雙年展(2006)、威尼斯雙年展(2003)等。除了活躍於國際展覽外,他也是「土地基金會」(The Land)的共同創辦人,於清邁郊區進行實驗性的土地及建築改造計畫,並邀請藝術家在此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