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下載專區

Faust 數位藝術大師工作坊

連絡我們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111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 Email:dac@dac.tw
| 電話:886-2-77360708
| 傳真:886-2-77360709

現在位置:Index首頁>國際邀請展策展人
Bookmark and Share

國際邀請展策展人

陳志誠

陳志誠

國立巴黎(聖德尼)大學,美學、藝術科技與藝術創造博士

現任駐巴黎台灣文化中心主任

曾任

  1. -1993起聘於國立巴黎(聖德尼)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2. -1997起聘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創作研究所兼任
  3. -200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系主任
  4. -2007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顧問
  5. -全國、省美展評審委員及高雄市立美術館及其他各縣市美展評審委員
  6. -臺北市文化局視覺藝術補助暨公共藝術評審委員、
  7. -全國大學聯招及國內教師資格檢定甄試、各大學研究所考試委員
  8. -九年國教藝術與人文規劃及審查委員
  9. -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總監、夏姿國際創意總監
  10. -中正機場二期航站、台北縣新縣府廣場…等等國內各項公共藝術規劃暨評審委員
  11. -文建會、台北市立美術館及私人之朱銘美術館…等等國際大型策展暨研討會委託籌劃策展

2000年以後之著作與畫冊 :

  1. - 當代文化思維@rt系列叢書主編,消失美學,揚智文化,2001年
  2. - 明日之雕塑界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年
  3. - 當代文化思維@rt系列叢書主編,雲的理論,揚智文化,2002年
  4. - 當代雕塑之過程演繹探討專輯2002年
  5. - 當代藝術體制:法國當代藝術範例的系譜考VS.台灣的複式情境專輯,台灣藝術大學,2004年
  6. - 1960~70年代美國當代藝術範例之創作、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輯, 台灣藝術大學,2004年
  7. - 當代科技藝術大展專輯,云辰科技/台灣藝術大學,2005年
  8. - 索居演藝一及二,畫冊文章:陳志誠,2005年
  9. - 當代繪畫景緻展覽專輯,龍華科技大學藝文中心,2006年
  10. - 二十世紀台灣雕塑史綱要,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年

王思雅

王思雅

畢業於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

巴黎IRCAM法國電腦科學對聲響和前衛電聲藝術研究所

現職作曲家

演出經歷

  1. 《區隔元素 III 》(室內樂和即時電腦音樂版本)獲得多國廣播電台播放。
  2. 《異想天開》、《光感》、《我和自己》與吳思珊和謝承緯合作3D影音互動作品
  3. 《球面》(sphere)長笛與即時電腦音樂作品集,CD由喜馬拉雅音樂公司發行出版。
  4. 《節點》、《美好時光》(由天才兒童鋼琴家何婉甄首演)於國家演奏廳演出
  5. 《轉山》、《詩距》(Pierre Yves Artaud首演)於巴黎演出。
  6. 《獨奏重組III》、《外部測量》(由獨奏家Daniel Ciampolini首演)於國家演奏廳演出。
  7. 《不明確的點》(2007) “ La Nuit Blanche”巴黎藝術節。
  8. 《移動空間》(2005) “ La Nuit Blanche”巴黎藝術節。 《場域》由國家樂團委託創作。二首管弦樂由市交首演。
  9. 《環境聲響》多媒體音樂劇於十方樂集的首演。
  10. 《輻射》(2002)入選作品,由亞維濃樂團首演,喻為新響。
  11. 《絮》於維也納國家音樂廳首演。
  12. 《群青之側》於巴黎為新音樂建築的音樂廳(cité de la musique)。

獲獎

  1. 曾獲入野義朗首獎。
  2. 於義大利Citta di Castello城市之音樂節中,獲大師S. Sciarrino 青采,作品獲得第一名。
  3. 《眼》獲大師Pierre Yves Artaud 和樂團(Orchestre de Flûtes Français)委託製作。
  4. 1999-2000年入選法國IRCAM電腦音樂研究課程,研習軟體和創作作品《細胞》(打擊和即時電腦音樂),並於 IRCAM 所特製可變換音場的音樂廳 Espace de Projection 首演。
  5. 2008年入選法國外交部“Résidence aux Récollets Ville de Paris- Ministè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et européenes” 劇場藝術家駐村。 作品入選ISCM英國曼徹斯特現代音樂節,羅馬尼亞現代音樂節,日本橫濱現代音樂節,ACL澳洲墨爾本國際音樂節,日本仙台國際音樂節,紐西蘭國際音樂節(2007),韓國國際音樂節(2009),並由國家廣播電臺轉播等。

協同策展團隊

打開- 當代 藝術工作站 羲千鬱策展小組

打開-當代 藝術工作站的背後支撐力量來自羲千鬱策展小組(一群具有藝術專業養成教育與理想的人組織而成),有別於八○年代由域外橫切移植進入台灣的當代藝術風潮,他們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耕耘,重新的正視藝術這個專業領域,試圖經由對藝術史料的再次檢視,冀求已成偏航的台灣藝術能導入正軌。

  1. 2009-《打開-當代11後地方》,台北當代藝術館。
  2. 2006-《打開-當代9築‧體‧場‧境》,高雄市立美術館。
       《打開-當代10後文件》,華山文化園區再製酒作業廠。
  3. 2004-《打開-當代7非族主裔》,南海藝廊。
       《打開-當代8當代科技藝術大展影像˙傳輸˙互動˙監控》,桃園縣龜山鄉萬壽路一段609號8F。
  4. 2003-《打開-當代6裝置藝術正確政治-目擊當代:登錄形式對焦》,嘉義鐵道倉庫。
  5. 2002-《藝術基地-新形「ㄕˋ」V: E世代後-----藝術登錄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6. 2001-《藝術基地-新形「ㄕ'」IV:台灣第一屆當代雕塑大展明日之雕塑界域》,華山藝文特區。
       《藝術基地-新形「ㄕˋ」III:壹樓室內》,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7. 2000-《藝術基地-新形ㄕˋII: 54.5×4.5×9》,華山藝文特區。
  8. 1999-《藝術基地-新形「ㄕˋ」I》,蘆洲市公所七樓/三民路市公所戶外周邊場所/贊助金融機構公共空間。